赵家珍、李令晨、陈子初、齐薇菂、刘笑成、郑子昊、高欣然、张馨元

至今已经三千多岁,无法考证其确切起源,只留下几段神秘莫测的传说和几句虚实难辨的记载。人文初祖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又或是炎帝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至“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
历经三千余年,古琴若白须老者,经风霜,历世事。上古帝王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人们以琴达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伯牙子期因琴曲结缘,成就千古知音;嵇康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慷慨悲凉,却又超脱自然,一时无双。更不用说唐宋元明清,情人旅人调琴寄相思,文人迁客以琴明志向。
琴音延绵流淌三千余年,留存琴曲三千余首,琴谱百余部。自唐以降,稀世名琴,穿越历史烽烟,幸存于世。为录制此专辑,四张宋琴汇聚惊现,尽显宋之风雅,静演古韵今声。宽博厚重的“僲籁”琴,数次髹漆,红黑相间,如云霞层叠,斑驳陆离;琴面饰以金徽的“宝镈”琴,面板老旧异常,已呈深红色,不知历经何种坎坷;“云鹄”琴,流水断、牛毛断布满身躯,诉说着久远的琴人琴事;“清流戛玉”,螺钿徽星罗井然,玉轸足如月华,琴名和款识皆贯穿古老的传统“中隐”美学。
当细细聆听,两三点琴音掉落,若万物私语,当低头找寻,却发现这琴音是自我与天地的对话,古琴抚过的乃心中的明月清风。
三千年古琴,曲曲深情,然其心怀始终如一,昔日古人冀望,今之向往依旧。于是,在琴音里,悟得天常,愿渔樵山水,潇湘水云,踏雪寻梅;愿烹茶煮酒,酣然而歌,物我两忘。
四张宋琴,不只躺在博物馆里任人赏析,不只是文明的见证,琴人抹挑绰注之际,其容颜舒展,声满空山,鸟鸣花开。琴音如虹,横贯古今,穿云破月而来,与年轻学子两相和鸣。

古琴很古,却又历久弥新。
本次录制,精心撷选琴曲,有古代传承至今的不朽名篇,有近现代作曲家的手笔,亦有年轻学子的新近之作,由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赵家珍携诸多亲传弟子,倾心演绎,妙手弄天音。古意与今趣,皆从中来。
古曲传到今,曾断几人肠?从《渔歌》到《潇湘水云》,抒逸士之胸怀;从《梅花三弄》到《墨子悲丝》,扬君子之性情;从《离骚》到《广陵散》颂古代义士之浩然气概;更有琴歌两曲,琴音刚柔并济,吟唱韵味独特,《凤求凰》描相爱相守之情,《醉翁操》演天人合一之境。
今曲任飞扬,犹见玲珑心。传统名曲和当代作品交相辉映,这是古琴演奏家、教育家赵家珍及弟子们对古琴艺术的思索和追求。打破桎梏,又不全然颠覆传统,因循准则,又不泥古守旧,而是去探寻古老乐器的年轻表达,让青春生命融入厚重古琴。从《胜利操》到《古舞》,虽曲风殊异,而代代琴人上下求索之心未改;《秋蒲蓉宾图》,以古为师,应景而变,古琴深沉,钢琴绚丽,中西融会,古今融通,美美与共。《捭阖》中,两张古琴演春秋战国之波云诡谲,探古琴艺术之寥廓天地;《十年一剑》节奏多变、音效新颖,于时空变幻中见刀光剑影,亦见学琴心路。

古琴很古,却也永远年轻。
人生代代,后世琴人如瓜瓞绵绵,一曲《登临》,恰风华正茂,“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曲《山水情》,师徒于山水间相识、相知、授业、分别,师生深情,与琴曲交融,与天地万物为一,情的延续,亦是琴的传承。
古琴,三千年里阅尽沧桑,但琴心不老。古音清籁,今人尤希,须臾之间,感怀千年岁月悠悠,体味百种深情况味。旧琴新曲,韵味不同,各有故事,需细细体会,慢慢感受。古今交织,厚重传统与当下潮流碰撞相融,化作斑斓星辉,熠熠闪亮。

曲目:
1 梅花三弄
2 十年一剑
3 阳春
4 捭阖
5 登临
6 烟波江上
7 广陵散
8 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