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雨果发烧碟十九》UPM AGCD 2020[低速整轨WAV]

现场录音又一巅峰之作《雨果发烧碟19》中的《男烧衣》今年是香港雨果唱片成立三十周年,历经音响和唱片产业的盛衰起落,雨果的发烧碟系列却始终不聚不慢,按部就班的推出,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新的《雨果发烧碟19》,还入了20多年前录音但尚未出版过的《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还段,新录音《佛跳牆》、《锦上添花》、《寒鸦戏水》、《Moon River》等,以及香港人熟识並喜欢的麦兜主题曲《大包整多两笼》。(原来这也是雨果录音!)要论碟中最令我惊喜和叹服的,还属最后一首(男烧衣)。去年12月,雨果唱片在位于广州市罗岗区的CVTE创意产业员的小型电影院裹举办了一次“粤乐南音”音乐会,从香港邀请了唐小燕师娘、杜咏、逻启基等南音实力派人士,联合广州本地的刘志光、陈小华等,向在场的400位创业年轻人展演了200多年前流行于珠三角一带的”纯粹的”广东音乐与曲艺。又要扩音又要录音,怎样才可以既达到满足现场氛围的声压又保证录音的清晰呢?除了一set久经考验的专业器材,还要求蜂音师现塌精确的把控调度,认真马虎不得!《男烧衣》一开声,“闻得妹你话……”,硬桥硬马的男声即刻令人醒神,而椰胡、秦琴、拍板、古筝等乐器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堂音丰满,如临现场!边弹秦琴边演唱的刘志光先生是失明人士,却常年活跃于省港舞台,这阕《男烧衣》被他演得战骨柔情、盪气迴肠,其“悲愤却抚奈”的情状颇有杜焕的遗风!再仔细聆听,就会发觉人声和秦琴定位在中间,椰胡在舞台左边,古筝在舞台右边,拍板在人声后面偏右的位置,这和专辑里照片上四人的位置有明显的不同!原来是老易在制作录音时觉得需要均衡一下人声的居中与乐队在舞台上的左右比例,于是特意用了多轨录音,並在缩混时做了调整,这个小小的“美化”过程,却是老易专业性舆技巧性的双重体现,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整台演出录音出版尚待时日,目前要领略这一现场录音的神髓,只能通过这《雨果发烧碟19》了。
多年以来,“雨果发烧碟”系列唱片吸引笔者购买的原因,首先当然是“极尽还原”的录音质素和持续进步的母带处理、压碟技术带来对声音的正面影响;其次就是唱片中包含的老易对于传统音乐、小众音乐的认知、情结、包装、扶持:比如《雨果发烧碟1》,让很多从不听民乐的音响发烧友,开始对民乐产生浓厚兴趣。发烧碟系列延续了20多年,目前最新的就是笔者手头这张《雨果发烧碟19》UPM AGCD。有意思的是,这次老易不在发烧19里玩“发烧元素”或“录音对比”,而是通过横跨20多年的录制,去记录粤、港两地音乐人的成长:第一首录制于1999年的《大包整多两笼》将舒曼《童年情景》中的一首加上“盏鬼”歌词,和动画人物“麦兜”一起,陪伴几代港人长大,演唱者是成立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四男四女无伴奏小组Gay Singers(姬声雅士);演绎《扫罗的改变》和《江雪》的是香港圣公会林护中学合唱团,这是一个蜚声国际、不断在世界级合唱比赛中夺得金奖的“班霸”;《月亮河》中弦乐三重奏,两位是香港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梁建枫和康雅谈;录于1994年、尚未发行的《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指挥是来自香港的麦家乐,女声独唱则是广州籍女高音歌唱家饶岚;《我是一片云》演唱者黄红英不用赘述,编曲及结他是浸会大学的陈国平教授;此外还有传统潮州筝曲《寒鸦戏水》、潮州丝弦乐《锦上添花》以及根据潮乐元素改编的民乐作品《佛跳牆》……最后,地水南音《男烧衣》中的主唱、秦琴刘志光和古筝陈小华是广州人,椰胡杜咏和拍板罗启基是香港人,粤港两地南音专家,在广州CVTE完成了一次精彩非凡的合作。边听边翻看小册子,阁下应该能感歎,原来这样多彩而优质的音乐,就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一份子!和3年前刚上市的LPCD 1630版对比,这次UPM AGCD人声及乐器的透明度、扎实度,音场的纵深感等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喜欢爆棚音效的朋友,一定要听听第四首《扫罗的改变》,前半段的衝击力和后半段的宁静形成极大对比,音响系统供电不够或者平衡度不足的话,很容易“顺得哥情失嫂意”呢!

曲目:
01.大包整多两笼
02.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
03.航行
04.扫罗的改变
05.月亮河
06.我是一片云
07.佛跳墙
08.寒鸦戏水
09.江雪
10.锦上添花
11.男烧衣